12月5日,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第三跑道完成了所有的校飛項目。經檢查和評估,其地面通信導航設施系統各項指標參數全部合格,具備開放使用的條件。第三跑道可滿足空客A380等超大型飛機起降要求,白雲機場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後,國內第三個擁有三條跑道的機場。第三跑道將進一步提高航班起降密度,進一步提升廣州的航空樞紐功能。
  廣州作為全國五大中心城市之一,不僅擁有發達的空中航線網絡,同時還在積極打造集民航、城軌、地鐵、公交、水巴、有軌電車、高速公路等多種交通運輸方式於一體的立體式綜合交通樞紐。截至目前,廣州已開通地鐵線路9條,運營里程260公里;公交線路1143條,公交車輛1.29萬輛;出租車2.2萬輛;水上巴士航線12條;公交專用道370公里;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比例達60%。
  1
  連接世界的“空中絲路網”
  十年前,服務市民72年的舊白雲機場功成身退,它僅靠一條跑道承載了廣州年1600萬人次旅客的吞吐量。十年後,記者站在新白雲機場,那裡每天至少有1100多個航班在雙跑道上頻繁起降。截至2013年,共有68家國內外航空公司在新白雲機場運營200多條航線,包括110多條國際航線,航線網絡覆蓋全球五大洲。
  如今的白雲機場,儼然成為廣州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按照國際民航協會測算,白雲機場5000萬的年客流量意味著將產生905億元的經濟效益,提供數十萬個就業崗位。近年來,以機場為核心的包括航空物流、航空金融、航空維修、高端商業、飛機及其零部件製造等空港產業集群正在形成。
  白雲機場的雄心不止於此,白雲機場股份公司總經理馬心航表示,建設世界級航空樞紐是白雲機場發展的長久性戰略目標,是一切工作開展的重心。
  據瞭解,2013年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達5240萬人次,屬超負荷運行。白雲機場航空市場部部長沈朝陽介紹,新建第三跑道和二號航站樓,正是為了緩解運輸壓力,爭取更密集的航線網絡、更高效的航班起降以及更完善的中轉功能。白雲機場為自己定下一個目標:到2015年,白雲機場與各大洲都將有始發直達航線連接,爭取世界各主要城市都有正常始發直達航線連接廣州。國際航線總數力爭達到130條,國際旅客占總旅客的比重力爭達到20%,中轉旅客比重力爭達到10%。
  第三跑道位於白雲機場現東跑道東側400米處,跑道長3800米、總寬75米,飛行區指標為4F,可滿足空客A380等超大型飛機起降要求。項目於今年7月31日完成全部工程內容,共投入50億元。除了建設第三跑道外,白雲機場還於今年6月開始建設了二號航站樓,並計劃於2018年投入使用。二號航站樓將配備交通中心,與珠三角城軌網銜接。
  在廣東省機場集團工程建設指揮部總指揮於洪才看來,從長遠來看,以機場的建設發展來撬動廣東省和廣州市經濟社會的發展,是白雲機場加速打造世界級國際航空樞紐的根本意義所在。白雲機場未來產能將得到更大釋放,屆時,可以滿足50萬架次、8500萬人次旅客量和200萬噸貨郵量的運營需求。
  根據最新的廣州空港經濟區規劃,區域內將建設4條城際軌道、3條城市軌道、9條新型公交,7條高速公路、11條快速路、30餘條主幹道,從而實現20分鐘直達中心區,1小時覆蓋珠三角,3小時覆蓋南中國的目標。屆時,白雲機場將成為彙集航空、公路、軌道交通、高速鐵路等多種交通方式的交通樞紐和換乘中心,成為珠江三角洲地區2小時交通圈的空港核心。
  白雲機場董事長張克儉表示,未來,省機場集團將主動與廣州空港經濟區規劃對接,推進“航空維修產業集群區”“航空經濟總部服務區”和“空港生活休閑區”的開發建設,著力打造廣州“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新興航空產業園區,爭取實現
  年產值500億元,帶動空港經
  濟區實現年產值1000億元,促進
  廣州市年產值1萬億元的航空都市圈的形成。
  2
  地鐵時代,大城崛起
  12月16日上午9時,從廣州地鐵4號線大學城南站發出的地鐵車廂載滿了客人,他們是昆明市市長李文榮、南昌市市長郭安、長沙市副市長張迎春以及泛珠區域9個省會城市的代表團成員。市長們在考察、體驗過程中,集體為廣州地鐵點贊,認為廣州地鐵非常值得學習,爭取在各自城市的地鐵建設和運營過程中,像廣州地鐵一樣安全、高效、有序。
  對於南中國的廣州來說,“地鐵時代”要從1993年12月說起,當時投資122億元、全長18.48公里的地鐵一號線正式動工。1997年6月28日,地鐵一號線西朗至黃沙段正式開通,廣州成為全國第4個開通地鐵的城市。
  廣州地鐵總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17年的發展,廣州地鐵由最初的5座車站,5.4公里線路,發展到如今的260公里,9條線路,164座車站。日均客流從最初的10萬人次攀升到如今的622萬人次,年客運量增至22億人次,居全世界第6位。廣州地鐵每公里的客流強度是2.5萬人次,北京是1.9萬人次,上海是1.4萬人次,廣州地鐵客流強度位居全國第一。其中,三號線、二號線、一號線的單線日均客運量均超100萬人次,五號線日均客流量也增至91萬人次。
  隨著地鐵線網的不斷發展,廣州地鐵根據客流發展規律,不斷壓縮行車間隔,集中運力緩解高峰時段客流壓力,方便市民便捷出行。1997年,一號線行車間隔33分鐘,目前,一號線高峰期行車間隔已壓縮至3分鐘以內。
  現階段的廣州正在進行第二輪大規模的地鐵建設——同時在建總長達262公里的11條地鐵線。從今年年初開始,來自四川的中鐵二局六號線二期工程三標項目經理詹慶興就顯得異常忙碌,他每天至少數次繞過三四層樓梯,走下黃陂站工地。地鐵工地是24小時運作、三班倒。詹慶興介紹說,如果沒有碰到複雜地質,盾構機每天可以向前掘進15米—18米。12月初,歷經13個月的掘進,六號線二期黃陂站—金峰站區間左線盾構機順利到達金峰站,標志著該區間實現了雙線全部貫通。至此,六號線二期10個區間中已有5個貫通,目前全線土建工程累計完成約70%。
  為保證地鐵建設資金總體落實,廣州今年已經安排地鐵建設資金110億元,其中年初預算80億元,10月份追加了30億元。市發改委主任潘建國表示,目前,廣州11條地鐵在建線路拆遷等前期工作進展迅速,工程總體進展順利,計劃於2016、2017年左右陸續建成。屆時廣州的地鐵線路可實現廣州十區二市的全覆蓋,目前已建成的線路覆蓋8個行政區(尚有增城、從化、花都、蘿崗未覆蓋)。
  3
  公共交通引領城市發展
  據廣州市交通部門介紹,今年以來,為進一步完善全市公交線網覆蓋,市交通部門決定在2011年至2013年連續三年新開200條公交線路的基礎上,再次大規模增量開行100條新公交線路,同步投放1000輛新公交運力。
  今年新增線路主要包括高峰快線、夜班線、節假日專線、商務專線、公交地鐵接駁線以及區域微循環線路等類型,覆蓋了廣州城鄉接合部、工業園區、大學園區以及專業批發市場。其中,中心六區新開線路80條,主要包括常規線路47條,重點完善天河區、白雲區、黃埔區新興組團與市中心及臨近地鐵站之間的公交連接。
  90路公交就是今年新開通的100條線路之一,它由番禺海怡花園總站開出,途經珊瑚灣畔、珠江花園等多個大型樓盤,主要為在天河工作,住在番禺、海珠的上班族提供出行便利。為了縮短乘客搭乘時間,線路中途行駛新光快速。
  家住海怡花園的邱女士需要每天去五羊新城總站接送孩子上學,為此邱女士需要換乘兩次接駁線,非常不便。90路的開通,解決了她接送孩子交通不便的問題。
  據瞭解,今年新開的100條線路覆蓋了全市11個行政區近200平方公里範圍,每天惠及出行市民約150多萬人次。截至目前,廣州市常規公交線路數量、日均客流量及總運營里程分別增加到了1143條、750萬人次、14751公里。同比2002年分別增加了53.6%、77.8%、82.5%。市區與地鐵銜接的公交線路比例也由2013年的60%多提升到了70%。
  為了推進快速公交系統的發展,在總結中山大道BRT規劃、設計和運營管理等方面經驗基礎上,廣州市正開展新一輪BRT網絡拓展研究,以BRT的便捷、快速出行優勢進一步提升公共交通的吸引力。
  為科學投放出租車運力,今年7月,廣州市政府出台了《關於加強和規範出租車行業管理及緩解“打的難”問題的意見》,從四個方面指導出租車行業發展。11月7日,市交委對2014年出租汽車運力指標投放工作組織聽證。為豐富出租車服務形式,更好地滿足市民乘坐出租車出行的需求,進一步緩解高峰期“打的難”狀況,廣州市創新出租車服務形式,今年計劃投放出租汽車運力指標
  (試點以約租方式運營)2950個。
  為拓展水上巴士服務範圍,廣州充分利用天然的珠江水域資源,將水巴打造為廣州市第4套公交體系。在2013年開通12條新水巴航線基礎上,未來4年,將繼續新建和改造23座碼頭,新增開通8條航線,屆時線網總航程將達125公里,預計日均客運量將達20萬人次以上。
  據市交通部門介紹,未來五年,憑藉國務院和省政府有關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政策支持,廣州市公共交通建設將再次提速。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新型城市化發展的總體部署,廣州市以“公共交通引領城市發展”為戰略導向,以構建軌道交通(含新型有軌電車)為骨幹,公共汽(電)車為主體,出租車、水上巴士等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城市公共交通體系,全面打造多模式、多層次,換乘便捷,與國家中心城市地位相適應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力爭用5年時間,建成具有國內領先、世界一流水平的“公交都市”體系,實現中心城區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比例達70%以上的目標。
  縱深觀察
  交通大時代將
  深刻改變廣州未來
  廣州大學廣州發展研究院副研究員蔣餘浩博士表示,廣州公共交通在全國來說都是比較先進的,發展水平也是比較高的。隨著一系列公共交通發展措施的逐步實施,相信廣州公共交通服務水平將有質的飛躍,屆時將會有更多市民“主動乘公交、願意乘公交、享受乘公交”。
  廣州市社科院研究員彭澎則認為,廣州地鐵開通線路達到9條,即1、2、3、4、5、6、8和廣佛地鐵、中軸線地下快捷系統,至此,廣州地鐵初步形成網絡系統,並將新舊火車站、機場聯繫在一起,進入立體交通時代。隨著11條新的地鐵線路在未來幾年陸續建成,廣州地鐵經濟將進入一個“泛地鐵時代”,即地鐵無處不在,滲透到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每一個角落。
  “廣州已經初步形成了地鐵網絡,這是一個新的變革,整個城市也進入到了立體交通時代,地下、地面交通真正良好地銜接起來。”彭澎說,地鐵對廣州城市立體交通產生巨大的推動效應,比如2、3號兩條地鐵線通過接駁與廣州南北兩大火車站及機場無縫連接,這種模式正是國際上大都市的標準交通運輸模式,因為地鐵、火車站、機場都屬於人員大規模流動的交通運輸方式,通過良好地接駁,可以緩解交通壓力,對疏散大量的人口產生很好的作用。例如廣州南站目前主要是承擔高鐵運輸任務,通過地鐵可以讓從廣州東站等地抵達的外地旅客快速、經濟地到達此地;同樣地,到達機場也再不用花費100來塊錢打車,地鐵可以又快又方便地到達目的地。
  在彭澎看來,廣州改擴建白雲國際機場,打造世界級的航空樞紐,同時開工11條新的地鐵線路,一年中新開通100條公交線路,在出租車、水巴等公共交通持續發力。顯然,廣州進入了一個交通建設的大時代。
  “項目之多、投資之大、涉及區域之廣、實施的技術之先進,都是前所未有的!它將深刻影響廣州經濟發展勢頭,也將根本改變廣州人民的生活方式以及廣州區域格局和麵貌。”彭澎說,廣州2013年建成和開工的交通項目投入資金數以百億計,這必然大大提振廣州經濟發展的速度。一方面,巨量投資對於各地方和企業商家都是發展機遇,是所謂“投資拉動”,而無論是學界還是政界都認為今後中國仍是以投資拉動為主的中速增長期;另一方面,交通是一項帶動性極強的投資,不僅涉及眾多產業,還可以大大改善投資環境,是所謂“路通財通”,這將使人民生活方式發生改變,同時緩解廣州巨大的交通壓力。
  彭澎稱,從發達國家走過的道路來看,交通條件的改善可以改變城鄉格局,縮小各縣區的差距。廣州交通立體化持續發展,對於廣州的產業佈局、人口分佈、城市群的發展、居民出行方式都會產生影響,將大大提高廣州的現代化水平。
  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成希 實習生 蘇晨
  策劃統籌:薑玉龍 譚亦芳 鄭佳欣  (原標題:廣州立體交通構築騰飛“跑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p25hpznm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